為什么同樣的項目,有的就能去大廠
先下結(jié)論:你的簡歷描述太過大眾化,沒有抓到面試官的爽點!
最近秋招火熱進行中,很多同學因為簡歷問題焦頭爛額,我在之前也分享過如何打造金光閃閃的秋招簡歷,但部分同學找到我說"都是用的同樣的項目,為什么有的就是去了大廠,而我offer都沒有啊"。
今天就以一名同學的簡歷為例,給大家講講我是如何將一份拿不到面試的簡歷項目(就是很多同學在用的短鏈接項目),脫胎換骨改造為拿下360+三星offer的簡歷。
深度診斷簡歷
結(jié)構(gòu)
- 個人信息只需保留:姓名、電話、郵箱、求職崗位,其余無效信息,對技術崗無意義,直接移除。
- 教育經(jīng)歷簡化為:學校、專業(yè)、學歷、時間
- 增加獲獎榮譽章節(jié)
- 去掉個人項目,已有兩份實習,個人項目意義不大,縮短為一頁,簡潔大方
項目
- 項目描述沒有遵循STAR法則:項目簡介(Situation),任務(Task),技術實現(xiàn)(Action),量化指標(Result)。
- 如原簡歷中的"引入路由表實現(xiàn)短鏈接跳轉(zhuǎn)功能"是沒有Result的,后優(yōu)化為"設計短鏈接跳轉(zhuǎn)模塊:引入路由表實現(xiàn)短鏈接跳轉(zhuǎn)功能,確保了短鏈唯一性,并有效解決讀擴散問題,單次訪問僅需5ms,jemeter壓測100線程循環(huán)100次,qps在4C8G單臺機器下達到2000/s"
排版設計
- 優(yōu)化為一頁,簡潔大方
- 重點技術方案及量化數(shù)據(jù)要加粗,讓面試官能迅速捕捉信息。
簡歷再造-> 脫胎換骨
- 完全幾于star法則來寫,有業(yè)務場景、有思考、有效果
- 有明確的指標數(shù)據(jù),突出真實性及做事踏實性
- 技術方案貼合企業(yè)級,不再是爛大街都能搜到的常規(guī)技術方案,簡歷含金量直接拉滿
持續(xù)復盤,拿下offer
不斷面試、不斷優(yōu)化面試話術,不斷與同學進行深度復盤,最后拿下360+三星研究院的offer
秋招就是一個從迷茫->躍躍欲試->受打擊->看到希望->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過程
寫在最后
雖然大環(huán)境不好,但狠狠卷,狠狠提升,機會還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我是@程序員辰星,關注我,獲取更多技術簡歷實踐技巧及硬核技術分享
#簡歷##秋招##面試##offer##聽到哪句話就代表面試穩(wěn)了or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