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應屆生要多看月薪而不是總包?
總包組成:
簽字費:一次性,有的試用期裁員了還要求退簽字費(如淘天)
股票:一次性,提前離職不發(fā)(例如鵝干不滿兩年就拿不滿)
基礎工資:和五險一金基數(shù),離職n+1強相關,小廠或者國企體制內(nèi)一般基礎工資只有一半多
績效/崗位工資: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
餐補:一個月幾百,可能還算個稅,一半國企會算入總包,大廠不會
醫(yī)療補貼:一年幾千的補充醫(yī)保,一般也算稅(鵝的補充不會算到總包)
季度獎:和績效相關,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
年終獎:和績效相關,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并且入職第一年很少,離職當年一般都沒有年終
公積金:可能補充,可能不多補充,國企很喜歡加到總包
來個極端的例子:
附圖總包30w,月薪13k
(不否認其可能績效真會發(fā)不少,但是還是那句話,那些都是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
已知某些國企(可能子公司)不僅扣績效,而且還要求退化過往發(fā)放的部分績效
簽字費:一次性,有的試用期裁員了還要求退簽字費(如淘天)
股票:一次性,提前離職不發(fā)(例如鵝干不滿兩年就拿不滿)
基礎工資:和五險一金基數(shù),離職n+1強相關,小廠或者國企體制內(nèi)一般基礎工資只有一半多
績效/崗位工資: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
餐補:一個月幾百,可能還算個稅,一半國企會算入總包,大廠不會
醫(yī)療補貼:一年幾千的補充醫(yī)保,一般也算稅(鵝的補充不會算到總包)
季度獎:和績效相關,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
年終獎:和績效相關,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并且入職第一年很少,離職當年一般都沒有年終
公積金:可能補充,可能不多補充,國企很喜歡加到總包
來個極端的例子:
附圖總包30w,月薪13k
(不否認其可能績效真會發(fā)不少,但是還是那句話,那些都是幫助公司/單位度過難關的部分)
已知某些國企(可能子公司)不僅扣績效,而且還要求退化過往發(fā)放的部分績效
全部評論

2200的餐補什么概念,雙休的公司一天吃一百塊錢,饕餮么???頓頓都當成自助餐敞開了吃是吧


這公司有點不要臉,連公司交的公積金都算進總包
抽象公司,一般正常的公司都是說月薪和年終獎。30w一般就是2*15這樣。像這種連公積金都寫進去的也是沒誰了
有些國企確實2200餐補,我同學在里面,到手也就5k,餐補2200,真的羨慕,還能用來買美團劵。
績效占這么多
我想跟你心連心,公司卻要跟你玩腦筋
績效50%?無敵了
其實是公司的投入,不是打工人的收入。
想問一下圖中這個五險一金繳納基數(shù)那是不是基本工資13500*0.5呀
有點像烽火
這餅畫的真惡心
mark
因為有可能廁所擦屁股的紙也算進年包
簽字費真要退?
真坑啊 公積金也算總包,基本工資還有績效
不懂就問,基礎工資我看有人說是等于崗位工資+底薪,然后績效是績效工資。
怎么這么多加算區(qū)域和乘區(qū),不知道還以為骨王疊buff呢??
base高才是真的高啊

文哥 想問下跳槽的話看base還是總包呀
賽文佬傳音控股怎么樣
相關推薦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