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難找屎難吃
大家好,我是一名即將畢業(yè)的研究牲,前段時間找工作和寫畢業(yè)論文讓人心力憔悴,年前想著空閑之余寫一篇校招經驗總結貼,一方面記錄本人在校招期間的一些心酸歷程,另一方面也希望能給即將找工作的下一屆或者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同學給予一些鼓舞,同時作一個參考,無奈磨磨唧唧地拖到了現(xiàn)在。本人水平有限,本篇文章只提供一些找工作的思路,如果能幫助到大家是最好不過了。
2025屆畢業(yè)生相較于2024屆畢業(yè)生至少在國央企銀行類的招聘難度上來說,我本人感覺是更加嚴峻了,聽就業(yè)辦老師講,與24屆畢業(yè)生相比,25屆秋招前夕同月份的簽約人數(shù)明顯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求職難的問題。但從周圍同學求職經歷來看,互聯(lián)網今年應該是回暖了一些,比如美團25屆據說要招6000人左右。并且各地方的國央企作為招聘大頭,也在積極地響應國家號召,履行社會責任。所以大家也不用過于焦慮,我們個人盡量做到努力提升自己,提前做好規(guī)劃,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態(tài)度,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接下來介紹下我本人的實習經歷和校招經歷,希望能給大家做一個參考。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普遍比較差,實習經歷對于秋招和春招還是挺重要的。比如,如果校招準備去運營商,最好找運營商相關的實習;校招準備去銀行,最好找銀行相關的實習;校招準備去互聯(lián)網,最好找互聯(lián)網相關的實習。有的同學可能會說研究生期間導師不放實習,即使拿到了offer也去不成。我的答案是即使無法實習,暑期實習投遞簡歷繼而面試的過程也能為秋招提供筆面試經驗,同時也能提前感受每年的就業(yè)形勢和競爭壓力。
本人從去年四月份開始找銀行相關的實習,互聯(lián)網這邊也在投遞,當時累積投遞了六十多份簡歷,最終拿到了某移動和某城商行暑期實習offer。尋找實習過程中也曾迷茫,也曾投遞簡歷到自閉,但好在對象一直陪伴在身邊,兩個人一起努力,遇到困難一起克服相互鼓勵,最終都收獲到了暑期實習的offer。如果你希望進入國央企運營商銀行等,請務必保持耐心,因為銀行類實習結果通知較晚,比如銀行可能六七月份還在筆面試流程中,實習時間有的都到八月份了,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同時需注意,招商銀行暑期實習如果筆試掛掉了,會有半年的冷凍期,秋招是會有影響的,招銀網絡等子公司筆面試不受影響,因此如果秋招想去招行的話,招行暑期實習筆試沒把握的情況下慎投。
本人實習完之后就參與到了秋招浪潮中,去年秋招開的非常早,七月份互聯(lián)網提前批就陸陸續(xù)續(xù)開了,九月份基本已經開的差不多了,若是有志于沖互聯(lián)網提前批的,7~9月份可以猛猛沖。結合校招offer情況來看,銀行相關實習對于尋找銀行類相關工作幫助還是很大的,最終本人拿到了某六大行省分和多家城商行offer,同時有一些股份行和城商行面試拒掉了,因此凡是面試過的銀行全部拿到了offer。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某宇宙行,提前批面試明明過了,結果秋招簡歷沒篩過去,著實有失六大行身份。據我了解,我認識地提前批面試拿到pass卡的同學好多簡歷都沒篩過去,29碩都有。因此,銀行簡歷篩選是個玄學,bg是硬性要求,但是bg好的也不一定都能篩過去。結合自身體驗來看,六大行省分至少碩2起,我當時簽約同一批的研究生全部是211起,我認識的一個雙9的同學簽了老家的工行省分,據他講當時競爭非常激烈,一起競爭的同學學歷都非常好。地級市的六大行科技較少但也有,學歷競爭相對來講會好一些。除此之外,像五大行軟件開發(fā)中心等相較于省分來講競爭會更加激烈。除此之外,投遞研究所時,研究所從今年起會卡第一學歷,如果本科不是211,那么大概率簡歷無法過篩。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我身邊有同學碩士期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所非常契合,并且研究所在老家附近,這種情況下進入研究所的概率也比較大。我身邊也有同學雖然本科不是211,但是有跟他本科同學校的學長面試,且在專業(yè)對口的情況下,入職研究所也是有希望的。同時需注意:研究所基本不招java,即使招需求量也是個位數(shù)。研究所除了四小肥羊,其他待遇都比較一般,但是研究所比較穩(wěn)定,適和追求穩(wěn)定的同學(女生投遞研究所需謹慎),但是入職之后加班出差應該也是不可避免的,聽我同學講述北京某研究所工作強度基本996了。運營商中南方來說電信會好一些,北方移動會好一些,聯(lián)通次之。省分崗位bg如果不是雙2,基本不用報太大希望,我有個同學雙2最終入職某省運營商研究院,待遇聽說挺不錯的。同時在投遞非碩士或本科或戶籍所在地的銀行或運營商時都不太建議,因為本碩和戶籍地都不在當?shù)?,拿到offer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除此之外,華為面試是卡目標院校的,據說有的部門已經開始卡本科是否是目標院校了,因此all in華為的華孝子需謹慎。
另外,再談一談內耗的問題,內耗的本質是內心世界的矛盾與沖突。這是比較官方的解釋,隨著實習、秋招、春招的開展,不知你是否經歷過輾轉反側、坐立難安、反復思索筆面試能否通過并順利拿到offer,甚至有時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導致整體昏昏沉沉的。我是經歷過的,如果你正處于這種狀態(tài)或者有類似的征兆不知如何調解時,作為過來人我想給予你一些建議:
1.不要過于緊繃,試著讓自己放松下來。過于緊繃會影響人的思考和判斷,進而影響面試表現(xiàn),最終整個人生活中好像除了 “找工作” ,沒有其他事情了。在一定程度上每個求職者都要有 “無所謂” 的心態(tài),人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不存在拿不到offer的情況。周圍人拿到offer之后,人總會賤賤地和他人進行對比,繼而就會思考 “我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工作?” “我是不是太菜了?” 等問題,人會逐漸失去自信。人必須堅信一點:“我們肯定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3.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心怡的offer沒有等到怎么辦?我們要堅信我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最好的安排, 去不了某家公司可能正好是老天爺?shù)陌才?,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快調整好狀態(tài),準備下一場面試!
整個求職歷程其實是充滿坎坷與心酸的,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落到紙面上是寫不出來的,可能只有經歷過秋招的人才會理解這份心情,如果你也是校招生,并且拿到了自己滿意的offer,那么恭喜:你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你不是一個失敗者。寫到這發(fā)現(xiàn)已經寫了近三千字了,最后結合校招的經歷總結下自己的經驗:
1.能去實習盡量去實習,且銀行運營商互聯(lián)網實習與秋招盡量對口
2.國央企銀行等實習、秋招春招發(fā)offer較晚,保持耐心,切勿內耗
3.沒有好不好的工作,只有滿不滿意的工作,自己滿意是最重要的
#工作難找屎難吃##你覺得哪一屆的校招最難?##一句話證明你在找工作#
2025屆畢業(yè)生相較于2024屆畢業(yè)生至少在國央企銀行類的招聘難度上來說,我本人感覺是更加嚴峻了,聽就業(yè)辦老師講,與24屆畢業(yè)生相比,25屆秋招前夕同月份的簽約人數(shù)明顯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求職難的問題。但從周圍同學求職經歷來看,互聯(lián)網今年應該是回暖了一些,比如美團25屆據說要招6000人左右。并且各地方的國央企作為招聘大頭,也在積極地響應國家號召,履行社會責任。所以大家也不用過于焦慮,我們個人盡量做到努力提升自己,提前做好規(guī)劃,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態(tài)度,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接下來介紹下我本人的實習經歷和校招經歷,希望能給大家做一個參考。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普遍比較差,實習經歷對于秋招和春招還是挺重要的。比如,如果校招準備去運營商,最好找運營商相關的實習;校招準備去銀行,最好找銀行相關的實習;校招準備去互聯(lián)網,最好找互聯(lián)網相關的實習。有的同學可能會說研究生期間導師不放實習,即使拿到了offer也去不成。我的答案是即使無法實習,暑期實習投遞簡歷繼而面試的過程也能為秋招提供筆面試經驗,同時也能提前感受每年的就業(yè)形勢和競爭壓力。
本人從去年四月份開始找銀行相關的實習,互聯(lián)網這邊也在投遞,當時累積投遞了六十多份簡歷,最終拿到了某移動和某城商行暑期實習offer。尋找實習過程中也曾迷茫,也曾投遞簡歷到自閉,但好在對象一直陪伴在身邊,兩個人一起努力,遇到困難一起克服相互鼓勵,最終都收獲到了暑期實習的offer。如果你希望進入國央企運營商銀行等,請務必保持耐心,因為銀行類實習結果通知較晚,比如銀行可能六七月份還在筆面試流程中,實習時間有的都到八月份了,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同時需注意,招商銀行暑期實習如果筆試掛掉了,會有半年的冷凍期,秋招是會有影響的,招銀網絡等子公司筆面試不受影響,因此如果秋招想去招行的話,招行暑期實習筆試沒把握的情況下慎投。
本人實習完之后就參與到了秋招浪潮中,去年秋招開的非常早,七月份互聯(lián)網提前批就陸陸續(xù)續(xù)開了,九月份基本已經開的差不多了,若是有志于沖互聯(lián)網提前批的,7~9月份可以猛猛沖。結合校招offer情況來看,銀行相關實習對于尋找銀行類相關工作幫助還是很大的,最終本人拿到了某六大行省分和多家城商行offer,同時有一些股份行和城商行面試拒掉了,因此凡是面試過的銀行全部拿到了offer。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嘴某宇宙行,提前批面試明明過了,結果秋招簡歷沒篩過去,著實有失六大行身份。據我了解,我認識地提前批面試拿到pass卡的同學好多簡歷都沒篩過去,29碩都有。因此,銀行簡歷篩選是個玄學,bg是硬性要求,但是bg好的也不一定都能篩過去。結合自身體驗來看,六大行省分至少碩2起,我當時簽約同一批的研究生全部是211起,我認識的一個雙9的同學簽了老家的工行省分,據他講當時競爭非常激烈,一起競爭的同學學歷都非常好。地級市的六大行科技較少但也有,學歷競爭相對來講會好一些。除此之外,像五大行軟件開發(fā)中心等相較于省分來講競爭會更加激烈。除此之外,投遞研究所時,研究所從今年起會卡第一學歷,如果本科不是211,那么大概率簡歷無法過篩。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我身邊有同學碩士期間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所非常契合,并且研究所在老家附近,這種情況下進入研究所的概率也比較大。我身邊也有同學雖然本科不是211,但是有跟他本科同學校的學長面試,且在專業(yè)對口的情況下,入職研究所也是有希望的。同時需注意:研究所基本不招java,即使招需求量也是個位數(shù)。研究所除了四小肥羊,其他待遇都比較一般,但是研究所比較穩(wěn)定,適和追求穩(wěn)定的同學(女生投遞研究所需謹慎),但是入職之后加班出差應該也是不可避免的,聽我同學講述北京某研究所工作強度基本996了。運營商中南方來說電信會好一些,北方移動會好一些,聯(lián)通次之。省分崗位bg如果不是雙2,基本不用報太大希望,我有個同學雙2最終入職某省運營商研究院,待遇聽說挺不錯的。同時在投遞非碩士或本科或戶籍所在地的銀行或運營商時都不太建議,因為本碩和戶籍地都不在當?shù)?,拿到offer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除此之外,華為面試是卡目標院校的,據說有的部門已經開始卡本科是否是目標院校了,因此all in華為的華孝子需謹慎。
另外,再談一談內耗的問題,內耗的本質是內心世界的矛盾與沖突。這是比較官方的解釋,隨著實習、秋招、春招的開展,不知你是否經歷過輾轉反側、坐立難安、反復思索筆面試能否通過并順利拿到offer,甚至有時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導致整體昏昏沉沉的。我是經歷過的,如果你正處于這種狀態(tài)或者有類似的征兆不知如何調解時,作為過來人我想給予你一些建議:
1.不要過于緊繃,試著讓自己放松下來。過于緊繃會影響人的思考和判斷,進而影響面試表現(xiàn),最終整個人生活中好像除了 “找工作” ,沒有其他事情了。在一定程度上每個求職者都要有 “無所謂” 的心態(tài),人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2.不存在拿不到offer的情況。周圍人拿到offer之后,人總會賤賤地和他人進行對比,繼而就會思考 “我為什么到現(xiàn)在還沒有找到工作?” “我是不是太菜了?” 等問題,人會逐漸失去自信。人必須堅信一點:“我們肯定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3.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心怡的offer沒有等到怎么辦?我們要堅信我們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最好的安排, 去不了某家公司可能正好是老天爺?shù)陌才?,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快調整好狀態(tài),準備下一場面試!
整個求職歷程其實是充滿坎坷與心酸的,其中的一些細節(jié)落到紙面上是寫不出來的,可能只有經歷過秋招的人才會理解這份心情,如果你也是校招生,并且拿到了自己滿意的offer,那么恭喜:你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你不是一個失敗者。寫到這發(fā)現(xiàn)已經寫了近三千字了,最后結合校招的經歷總結下自己的經驗:
1.能去實習盡量去實習,且銀行運營商互聯(lián)網實習與秋招盡量對口
2.國央企銀行等實習、秋招春招發(fā)offer較晚,保持耐心,切勿內耗
3.沒有好不好的工作,只有滿不滿意的工作,自己滿意是最重要的
#工作難找屎難吃##你覺得哪一屆的校招最難?##一句話證明你在找工作#
全部評論
招銀網絡c++開發(fā)兩周前一面的,現(xiàn)在還沒結果
相關推薦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
點贊 評論 收藏
分享